【携程特约摄影师】爱自驾,爱风光,爱摄影

【北美摄影协会名师讲堂-第三讲】读者的视觉

John Fan:

摄影是视觉的语言,一张摄影作品存在的目的就是拿去给读者欣赏,尽管这读者也许就是作者自己。 所以讲摄影的构图就必须讲读者的视觉。


人眼近似于一个22 - 24毫米的镜头。 光线经过眼睛,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人所看见的图像。视网膜是个很了不起的传感器。它的静态宽容度大概只有10档,和低档数码相机差不多。但是人眼不断在扫描,并在扫描的同时根据外界的明暗调整瞳孔。经过动态调整的人眼,宽容度可以高达24档,远远超过任何现代相机的传感器。不仅如此,人眼能够分辨一千万种颜色。很多初学者往往为一张摄影的“真实性”争得不可开交。其实这样的争论没有绝对的意义,因为任何相机要真正地记录人眼所看见的“真实”画面,必须经过后期合成。


那么人眼所看见的画面就“真实”吗? 人的视网膜只有中间1.5毫米直径的“中央窝”是高像素的传感器,周边部分离中心越远分辨率就越低,而且近乎色盲。最高分辨率的视野只有一度左右。要看清一个画面,人眼必须不断转动,用中央窝来记录一张张小图,再经过大脑的后处理拼图合成一个大图。存入脑海的图像,已经不是人眼里的原始状态了。所以后期是人眼和摄影都必须经过的环节。一个摄影者如果不做后期,在亚当斯时代就已经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,更不用说是在今天。


当一个人看见画的一刹那,他并不能马上看见画的全部细节,而是要用眼睛极窄的视野不停地扫描画面。 这就决定了人的注意力在一个特定瞬间只能是集中在一个点上。要研究摄影的构图,必须要搞清楚人眼的视线移动规律。


Alfred Yarbus是一个苏联的心理学家。他在上世纪50到60年代对人的视觉做了大量研究。他发明了一套仪器,给许多志愿者戴上,并用俄国画家Ilya Efimovich Repin的一副画来研究每个看画的志愿者的视线轨迹。








Alfred Yarbus发现人的视线会被吸引到细节和反差丰富并充满信息的兴趣点上。 不仅如此,他还进一步发现信息丰富并不是视觉停留的主要原因,读者是在试图从这些兴趣点上看懂画的内容。当视线从画中一个人的面部跳跃到另一个人的面部,读者的不是在看画,而是在试图看懂一个故事。


网络时代的一张作品,读者只会给半秒钟的机会。 一张成功的摄影作品,并不简单是细节和反差的堆砌。 它必须要抓住稍纵即逝的黄金半秒,引导读者的视线进入主题,而不是把读者的宝贵时间浪费在不该停留的地方。没有争取到起初的半秒钟,读者的视觉便会立刻离开画面而去。


绘画是加法,一个绘画者会主动地选择与主题相吻合的元素从无到有地画上去,绝不会浪费精力去画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。 摄影的过程则是个减法,现实世界充满了兴趣点,摄影者的责任是留下与主题相符的元素而排除无用的兴趣点。


初学者所犯的错误往往就在于画面的取舍:包括太多不相关的元素,为细节而细节,为色彩而色彩,为焦味而焦味。 任何艺术创作的原则都是内容决定形式,而不是本末倒置。


画面里兴趣点的排列组合就是构图。 构图的目的便是合理地安排这些元素,突出主题,留住读者的视线。这个的话题留到下一讲。 




John Fan


https://johnfanphotography.com/

评论
热度(144)

© 二宝 | Powered by LOFTER